弘扬科学家精神 践行使命担当
-
212023-12挨过饿的他,只想让中国人家中装满粮1948年的一天,济南街头,一个高挑瘦削的少年四处张望、步履缓慢地走着。他希望在这座城市找到一份工作,高中二年级的他刚刚辍学,贫寒的家境已无力再支撑他读书。突然,一则山东农学院的招生启事映入眼帘,其中一条分明写着“免费食宿”!这让他非常惊讶,决定试一试。这一试改变了他的人生,少年从此踏上农业研究道路。春耕秋收,夏耘冬藏,59年过去了。2007年2月27日,庄严的人民大会堂,璀璨灯光下,如簇鲜花中,一位戴着金框眼镜,身着深蓝色西装,打着大红色领带,发丝染雪、身姿却依旧挺拔的老人步履稳健地走到主席台中央,从国...
-
272023-11从东北到西北,她为地方高校带来校史新辉煌!2023年9月20日,Nature在线发表了题为“Geminal-atom catalysis for cross-coupling(双原子催化交叉偶联)”的研究论文,陕西理工大学教授于琦是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这是陕西理工大学建校65年来第一篇发表在国际顶刊上的论文。拨通于琦的电话后,手机里传来周杰伦的《夜曲》铃声。这位独爱周杰伦歌曲的“80后”高考女状元,向《中国科学报》讲述了自己的成长和科研经历。从中可以看到,她之所以能为陕西理工大学创造这项纪录,既有偶然,也有必然。
于琦全新机理,完成突破于琦等人的研究报道了一类多相孪生双原子催化剂(GAC),... -
122023-10藏民降央没想到,自己的手印竟和院士专家的挂在一起“千眼天珠”里的95个手印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噶通镇,当地藏族人近几年常提起一个叫“千眼天珠”的地方。它地处海拔3820米的高处,像一个巨型的经幡架,被无名山、波瓦山、海子山包围在中间,大门口刻着两行字——“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亚丁空间天气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千眼天珠。李子锋摄藏族被誉为“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而“千眼天珠”恰恰是用来研究太阳的科学装置。它的全称是“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里面有313部天线和1座铁塔。天线跟着太阳转,以10米为间隔,围成直径1公里的圆环;铁塔高... -
072023-07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科研学风作风倡议书科研作风和学风是决定科技事业成败的关键,党中央高度重视科研作风和学风建设。为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以服务农业强国建设为己任,努力攻克农业生产中的高产优质新品种、土壤修复治理关键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等基础前沿难题和核心关键技术,进一步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生物农业所向全体科技工作者提出倡议。一、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坚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艰苦奋斗、科学报国的优秀品质,有敢为天下先的自信和勇气,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
-
172023-06为“瞬”铸剑,向“光”筑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侯洵1936年,侯洵出生于陕西咸阳,1958年从西北大学物理系毕业,之后进入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侯洵院士是我国瞬态光学和光电子学领域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在光电子类高速摄影核心器件和重大仪器装备研制方面取得了许多开创性的成果。这些成果不仅应用于“两弹一星”等国家重大工程,也开启了瞬态光学和光电子学技术在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基础科学领域的应用,为我国超快光学和光电子学的发展及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做出了卓越贡献。 1963年5月,西安光机所承接了为我国首次核试验研制高速摄影机的任务。年仅26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