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瞬”铸剑,向“光”筑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侯洵
1936年,侯洵出生于陕西咸阳,1958年从西北大学物理系毕业,之后进入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侯洵院士是我国瞬态光学和光电子学领域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在光电子类高速摄影核心器件和重大仪器装备研制方面取得了许多开创性的成果。这些成果不仅应用于“两弹一星”等国家重大工程,也开启了瞬态光学和光电子学技术在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基础科学领域的应用,为我国超快光学和光电子学的发展及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做出了卓越贡献。
1963年5月,西安光机所承接了为我国首次核试验研制高速摄影机的任务。年仅26岁的侯洵从理论研究转向实验研究,参与到克尔盒高速摄影机研制队伍中。他与团队克服了重重困难,从任务认领到产品交付仅仅用了八个月。1964年10月16日我国首次原子弹试爆中,西安光机所的纳秒级曝光时间单片克尔盒高速摄影机和ZDF-20型高速摄影机,成功拍摄到爆炸初期火球扩展系列图像,圆满完成光测任务。此两型设备荣获了1978年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奖和全国科学大会奖。1979年,侯洵赴英国帝国理工学院主攻变像管条纹相机的研制。在英期间,侯洵学成银氧銫阴极制备工艺,并省吃俭用从生活费中省出1500英镑为单位购置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学成回国后,侯洵一方面迅速调整皮秒变像管研制队伍,一方面着手光电阴极的制备,同时布局新的研究方向。他主持研制的BWS-5K变像管皮秒扫描高速摄影机和X射线皮秒变像管条纹相机通过了中科院技术鉴定,产品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一举打破国际封锁和禁运给我国造成的发展限制。
1988年,为促进我国研究超快现象技术手段的发展,侯洵倡议依托西安光机所组建瞬态光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后更名为“瞬态光学与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承担的第一个重要项目就是国家“八五”攀登计划——“飞秒激光技术与超快过程研究”,侯洵任首席科学家。该项目创造了两项国际领先技术,研制成功九种飞秒激光器、条纹相机与瞬态测试设备,为国内超快过程诊断技术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今,该重点实验室已经成为我国超快过程研究的重要技术阵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1991年,侯洵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侯洵院士先后培养出硕士生51名、博士28名,他们大部分成为活跃在瞬态光学或半导体光电子器件领域的科研骨干和领军人才。侯洵院士崇高的精神境界、朴实的教学风格、踏实的科研作风,都是学生们记忆深刻并受益匪浅的宝贵品质。2020年,侯洵院士在获得陕西省最高科学技术奖后,主动提出向中国科学院大学教育基金会捐出100万元奖金,设立“超快科学”教育基金。
在60余年的科研历程中,侯洵院士在祖国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心怀大我,至诚报国;在科研的道路上敢于创新突破自我,勇于奋斗,坚韧不拔;他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侯洵院士说:“取得一点成绩是党的培养和教育,是组织给了我施展能力的平台!”他经常提到,自己的成长离不开龚祖同、钱三强、王大珩等老一辈科学家风范和品德的影响,是他们浓烈厚重的家国情怀和无问西东的科学精神,激励自己勇往直前,为“瞬”铸剑,向“光”筑梦!
来源:陕西科协 2023-06-17 08:31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