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科学家精神 践行使命担当

不辞辛苦究真理 惟愿小麦覆陇黄

发布时间:2023-05-04 作者:王江山
李振声,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遗传学家、小麦遗传育种学家,2006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被称为“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让我们一起领略科学家中的共产党人风采,学史爱党,知史爱国!



少年立志  不忘梦想
 
李振声之所以选择农学作为一生的追求和奋斗方向,与他幼年时的成长经历密不可分。
1931年,李振声出生在山东省淄博市。1940—1942年,当地连续3年大旱,百姓只能忍饥挨饿。亲历食不果腹之苦的他,心中早早有了让粮食丰产、农民丰收的梦想。
为实现梦想,李振声努力读书。他成绩优异,可惜因家境贫寒,只得辍学。后来,在山东省济南市找工作的李振声,得知山东农学院(现山东农业大学)正在招生,还可免食宿费。兴奋之余他报了名,且一考成功。1951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北京遗传选种实验馆工作。
从农村到北京,这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可几年后,李振声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又从北京去往农村。他来到陕西省的小镇进行小麦育种研究,向着最初的梦想迈进。

独辟蹊径 赤子恒心

1956年,李振声在陕西的小麦育种研究工作刚刚起步,就碰上了“小麦条锈病”大流行。该病可通过气流传播,蔓延速度极快,一旦流行可导致小麦减产甚至绝收。而且,治疗此病非常困难,当时连一些发达国家都束手无策。

李振声决心解决这个问题。他独辟蹊径,选择了一个鲜有人尝试的方向——远缘杂交。简单来说,远缘杂交是让小麦与抗病能力很强的牧草杂交,将牧草的抗病基因转移到小麦中,这样小麦就能获得牧草的抗病能力。
看似奇思妙想,背后则有着极深的科学道理:我们现有的小麦,就是远缘杂交的产物。不过,这个杂交过程极为缓慢,持续了9000年,而李振声要做的,是人为加速这个过程。
这个研究方向之所以少有人涉足,是因为难度大。首先,要顺利完成两个不同植物的杂交十分困难;其次,就算杂交成功,其后代通常也无法繁育。另外,杂交出的新品种特性多样,需不断调整、筛选才能寻找到最佳品种。但李振声认为这是一条最接近真理的路径,他选择用不同的牧草和小麦杂交,悉心挑选合适的品种——这一研究,就是20年。

20世纪80年代末,李振声培育出的杂交小麦——小偃6号,让中国小麦产量累计增产60亿斤。它抗病能力强、产量高、品质好,很受百姓欢迎。此外,在小偃6号的基础上,还衍生出许多新的小麦品种,例如高原333,创造了当时单产最高的世界纪录。
李振声认为,科学有两大任务,第一是认识自然,第二是运用所知晓的自然规律去改造自然。他利用规律改造自然的成果,让更多中国百姓过上了粮食丰足的生活。
即使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李振声也没有停止科研的脚步,仍旧下田奔忙,培养学生。他的学术生涯一直以服务最广大人民为基准,敢于走常人不敢走之路,坚持常人不能坚持之事业,用科技造福着亿万农民!

本文综合整理自《知识就是力量》杂志,原标题《李振声:不辞辛苦究真理 惟愿小麦覆陇黄》,撰文 王江山审核、供图 刘武,有删改,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附件下载: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