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科学家精神 践行使命担当

爱岗敬业 脚踏实地 静待花开

发布时间:2022-11-21

  张淑莲,女,1963年生,1984年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同年,张淑莲被分配至陕西省动物研究所有害生物防控研究中心,从事高值农业病虫绿色防控理论及关键技术创新研究及技术推广工作。在农业病虫害防治领域辛勤耕耘近40多年,为陕西农业科技创新和农民增收致富做出了积极贡献。

  现在,张淑莲已经成长为该领域的知名专家,先后担任陕西省动物研究所昆虫中心主任、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有害生物监测与防控研究中心主任、二级研究员。同时,兼任第十九届全国青联委员、陕西东大门建设智库专家、陕西省植物线虫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及学科带头人等社会职务。

  一、爱岗敬业 勤奋工作

  1986年春节刚过,走出大学门没多久的张淑莲就跟随老师仵光俊一起来到了渭南市临渭区新市乡刘田村,住农家炕,吃农家饭,怀揣理想,扎根沃土,来往于田间地头,开始了“秦椒低残毒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研究”的科研工作。从此,她开始了人生近40年“痴情三农”的科研生活。

  不管是隆冬腊月滴水成冰,还是盛夏七月酷暑难耐,一年四季总能看到她穿梭乡野、农田,与自己的科研团队,与自己的田间搭档,在远离城市的偏僻农村忍受寂寞,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脚踏实地坚持科研工作。每年,平均出差160天以上的她,用双手诠释着勤奋工作、爱岗敬业的科学家奉献精神,也将科研成果留在了秦东大地上。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年轻的她追随导师,与团队伙伴一起奋斗在最艰难的创业初期,如今回想起来都是一次次难忘的记忆……初下基层,住在乡镇废弃农场,男同事一间,女同事一起,没有钱雇人,吃饭自己做,试验地自己干,喝的是苦涩的窖水(雨水);1989年女儿不满周岁还在哺乳期,就带着一起孩子出差,住过车马店。1990年春夏交替的季节,由于工作需要导师安排她一个人驻点,且一住就是半个多月,无法联系,等她进家门时,女儿哭成泪人,爱人责备不止……1993年导师退休后,她和陈志杰两个年轻人靠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相互支持,顽强拼搏,撑起了研究所有害生物监测防控团队的雏形。

  1994年在院所领导的重视支持下, “陕西省科学院渭南科技示范基地”正式成立。所谓的示范基地,其实就是当地村委会给协调的几间校舍,科研与生活都是和当地村民同在一处。在完成农田害螨、玉米病毒病防治技术研究中,为验证防治棉花叶螨技术的新方法,张淑莲带领课题组的成员背着馒头和水,顶着炎炎烈日,在棉田隔行隔株调查,一蹲就是大半天。每一组数据都来自亲手试验,每一个结果都经过田间的反复验证。

  功夫不负有心人,正是这种对科研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为后来的科研成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有的一切,也被当地干部群众看在眼里,感动在心。1996年,在张淑莲的指导下,渭南市下吉镇阳尹村建起了50多座温室大棚,但是当时的设施农业对于陕西农村来说还是新事物,来百姓从来没种过菜。为此,张淑莲带领团队手把手教,白天在田间指导示范,晚上开班授课进行技术培训。回想起那段时光,张淑莲深情地说:“当时很辛苦,课题组的同志们忙的饭都没时间吃,经常是早饭中午1点,晚饭凌晨1点……虽然工作辛苦,但是大家斗志昂扬,还乐观的把这种情况戏称为“两个1饭点……碰到夜间下雪天,生怕棚体坍塌,更怕蔬菜受害,还要亲自扫雪……” 

  所有的付出终究换来了回报。一年后,大棚蔬菜种植在阳尹村一举成功,农民收入大幅提升,张淑莲团队被当地群众亲切的称为“活财神”。

  十年砺剑一朝笑傲江湖,从1994-2004年,张淑莲及其团队先后完成5项重大科研课题,获得省级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为陕西设施农业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004年,受当地政府委托,实验基地搬迁至大荔县东埝村。建设初期条件依然艰苦,住宿条件简陋、实验条件有限,但是张淑莲依然如故,在当地一干又是10年。在设施蔬菜病虫防治技术研究中,无论是盛夏酷暑还是隆冬严寒,她和团队人员始终坚守在一线,相互协作、勇挑重担,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甘于奉献、连续作战的拼搏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取得了一个个田间试验的圆满成功。正是在张淑莲勤奋工作、爱岗敬业、痴情三农的精神力量带领下,她的团队攻克一道道科研难题,换来一项项科研成果。

  二、塑造团队 永攀高峰

  近40年来,在张淑莲带领下,研究团队不断壮大。青年后辈们在她的教导下,在工作中勇于探索,不断开拓创新,先后在高值作物灾害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创新技术和突出成果。尤其是在设施蔬菜根结线虫研究领域,整个团队取得了骄人成绩,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

  2019年由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陕西省植物保护学会承办的首届“一带一路”国际线虫研讨会在陕西西安成功举行,来自美国、新西兰等8个国家及国内70多个科研院所从事植物线虫学研究的专家学者、涉农企业代表等160余人参加会议。2020年“陕西省植物线虫学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该实验室被认为填补了我省植物线虫研究领域的空白,是陕西省乃至全国第一个建在田间地头的省级线虫学重点实验室!

  目前,研究团队从成立之初的5人发展到以植物保护、植物学、农业生态工程、微生物学、作物栽培学、生物技术及计算机信息科学等多专业交叉、渗透与融合,结构合理的16人研究团队。其中研究员4人、副研究员3人,博士7人,硕士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4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名,陕西省农业领域顶尖人才1人,陕西省“三五人才”2名, 6人被聘为“三区科技人才” ,3人被评为“渭南百名科技人才”。

  在团队建设方面,张淑莲作为导师,非常注重将个人的智慧整合为群体的智力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截止目前,该团队先后承担完成了国家、省部、院地合作等相关科研项目30余项。获得省级科技成果奖15项,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制定地方标准20项,提出新技术30余项。其中,研究开发的秦椒低残毒控制技术,实现了陕西秦椒出口欧美市场的目标,被称之为陕西秦椒栽培史上第三个里程碑。另外,有关玉米病毒病持续控制技术的创新成果,快速有效地控制了玉米病毒病的危害,每年为陕西挽回玉米产量损失5亿公斤,研究水平达国际领先水平。

  此外,在设施蔬菜病虫防治中提出了果实类蔬菜套袋、臭氧杀虫灭菌、摘花控病、营养调控、防虫网+黄板害虫阻诱、生态调控等防治设施蔬菜病虫绿色防控新技术;以及垄沟式太阳能土壤处理、氨气高温熏蒸等根结线虫防治新技术均在省内实现了大面积推广,为陕西设施农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三、脚踏实地 静待花开

  进入新世纪以来,张淑莲带领团队进一步凝练学科,聚焦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事业发展。2018年,在陕西省科学院和渭南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陕西省科学院大荔生物农业研究示范基地”正式成立,科研条件明显提升,生活环境设施改善。

  此时的张淑莲虽然已经年过半百,功成名就,但依然坚持以身作则,专注于田畴。一方面,依托试验示范基地,她探索出了“专家+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使农技人员和农户对各项创新实用技术与服务看得见、摸得着、学得懂、用得上,提高了农业科技成果转移率、入户率和到位率,深受科技人员和广大农民的欢迎。当地农民亲切地称“试验示范基地”为“田间课堂”、“地头学校”。

  另一方面,她积极推进县域经济创新发展,充分发挥科技对现代农业的支撑引领作用。大棚设施蔬菜中根结线虫病的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使农民每亩地每年减少5000-15000元损失。同时,作为地方的产业发展智库专家,多年来她一直专注地方技术培训,为当地培养了一批“土专家”式的农业技术员,改变了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技术落后问题。

  多年来,秉承踏实奉献、朴实肯干的工作作风与事业态度,著作等身的张淑莲用自己的不懈努力,为自己和集体赢得了诸多荣誉,先后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2项,获第三届陕西青年科技奖。被评为陕西省“三五人才”,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重点“农业领域”顶尖人才,陕西省“三区科技人才”等多项荣誉称号。

  如今,已近退休年龄的张淑莲研究员依然以基地为家,奋战在科研一线。她说:“为耕者谋利,让食者放心是我们的责任,绿色防控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只有站在田间地头,扎根科研和生产一线,才能展示才华,实现自身的价值。”

 

 

 


附件下载: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