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差点被“遗忘”的候鸟,遗鸥的迁徙路线为何与众不同?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自古以来,在中国人的认知里,候鸟越冬都是要飞向秦岭淮河以南。像我们熟悉的大雁、天鹅、雨燕、野鸭等,都是按照这个路数随着季节变化南北迁徙的鸟类。
图1(图片来源:Veer图库)
但凡事总有例外,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种不走寻常路的鸟儿——遗鸥。
被遗忘的鸟儿
遗鸥(Larus relictus),属于鸻形目鸥科渔鸥属。Relictus一词,在拉丁语里有“被遗忘的”意思。这鸟儿的名字,起得颇具诗意。但它的发现,却是一段曲折坎坷的故事。
1924年4月,时任瑞典自然博物馆馆长的鸟类学家Ejnar Lönnberg在中国内蒙古西部的额济纳旗一个叫作葱多尔(蒙语,意为“红柳茂盛的地方”)的地方发现了一只鸟儿,体长大约40厘米,整个头部深棕褐色至黑色,上沿达后颈,颈部白色;腰、尾上覆羽和尾羽为纯白色。由于外观和黑头鸥(Larus melanocephalus)相似,所以最初Lönnberg认为这是黑头鸥的一个东方地理种群。
后来,经过仔细观察和思考,科学家的直觉让Lönnberg隐约觉得这或许是一个尚未被世人认知的新种类。但出于对学术研究的谨慎,他又觉得以一只标本来下结论过于草率。于是,他在同年的晚些时候又发表文章把这个问题提了出来,并隐晦地将其命名为Larus relictus,意为“遗落之鸥”。
至此,遗鸥进入了科学界的视野。而当年的那只鸟儿,如今已成为该物种的模式标本,保存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自然博物馆里。
图2 榆林红碱淖生活的遗鸥(图片来源:陕西省动物研究所 汪青雄摄)
尽管赋予了遗鸥名字,但随后的几十年里,国际鸟类学界对遗鸥的分类归属问题一直存有争议:有人认为它是棕头鸥(Larus brunnicephalus)的变种;也有人认为它可能是渔鸥(Larus ichthyaetus)与棕头鸥的杂交产物……
在动物学界,界定一个有效物种的重要条件是必须存在生殖隔离。但这必须有大量的生态资料佐证才行。此外,当时的分类学主要还是以形态特征为主要鉴别依据。遗鸥(尤其是繁殖期)的形态特征和很多鸥类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标本的稀缺也使得形态鉴别不具说服力。就这样,遗鸥标本和生态资料的严重缺乏使其分类归属成了鸟类学界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
直到1971年,前苏联鸟类学家Auezov根据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湖发现的一个小规模独立繁殖种群和所采集到的标本提出应当将遗鸥视为有效物种。至此,遗鸥才算真正作为一个独立物种被世人所接纳。
家在何处寻?
对于遗鸥,尽管身世之谜已尘埃落定,但地球上的遗鸥都分布在哪里?这种鸟究竟有多少只?它们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这些问题仍然扑朔迷离……
为了找到答案,鸟类学家们把中亚和蒙古高原上广袤的荒漠戈壁作为重点区域进行了多年的搜索。直到1987年,神秘的遗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再次被发现,在桃-阿海子这个内陆湖的湖心岛上,科学家们发现了当时全球最大的遗鸥繁殖地。为了能够有效地保护这一物种,当地政府就地建立了遗鸥自然保护区,到1998年已经有3600对遗鸥上岛繁殖,超过了当时已知世界遗鸥种群总数的60%。
如今,这里已成为鄂尔多斯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被联合国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此后,在陕西榆林、河北张家口、内蒙古锡林浩特等多地相继建立起了遗鸥自然保护区。
图3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肖红研究员20年如一日坚持在红碱淖从事遗鸥研究工作(图片来源:新华社 陶明摄)
保护区的建立,为遗鸥的生存提供了保障,也为科学家们开展系统性研究创造了条件。此后,有关遗鸥的生态、种群生物学等工作得以陆续开展。通过对遗鸥的繁殖生物学、生境选择以及遗鸥繁殖地鸟类群落的组成研究,科学家们发现遗鸥是一种适应蒙古高原荒漠-半荒漠条件的特有鸟种。
目前,在全球分布的独立种群主要有四个:即以(哈萨克斯坦)阿拉湖和巴尔喀什湖为中心的中亚种群;散布于整个蒙古高原中、西部并下至南戈壁的戈壁种群;以中、俄、蒙三国远东交界处的诸湖泊、湿地为其繁殖分布地的远东种群;和在鄂尔多斯高原及周边地区分布的鄂尔多斯种群。
图4 繁殖期的遗鸥夫妻(图片来源:陕西省动物研究所 汪青雄摄)
除了明确种群分布,遗鸥的生活习性也逐渐被人类认识。它们实行严格的一夫一妻制,主要在高原荒漠-半荒漠环境中的湖心岛上以集群方式在地面筑巢繁殖。产卵期一般在每年的3月至5月,产第1枚卵后即坐巢孵化,由双亲轮流孵卵。
一般孵化后60天左右,幼鸟的体重体长就基本接近成鸟,具有较强的飞翔能力。相比其他鸥类,遗鸥的幼鸟生长比较缓慢,这可能与生长环境中的食物种类和丰富程度有关。待到冬季湖泊开始结冰,则会成群进行迁徙越冬,直到来年春季再重新返回繁殖地。如此往复,生生不息。
图5 红碱淖湖心岛上刚出壳的雏鸟(图片来源:新华社 陶明摄)
飞往何处去?
尽管发现了繁殖地,但遗鸥的迁徙路线和越冬地究竟在哪,还一直困扰着鸟类学家。在自然界,大多数迁徙物种都具有较为固定的迁徙路线和越冬地,如果缺少这些信息,就意味着我们无法对它们生活史中的非繁殖阶段开展有效的监测和保护。
由于遗鸥在亚洲大陆腹地繁殖,为了越冬它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向和路线:向东飞往中国沿海;向西飞抵里海和地中海;或者南下印度洋。为了找到“它们冬天去哪里”的答案,在早期研究中,科学家给繁殖地的遗鸥幼鸟佩戴上金属环,但是效果并不理想。被标记的遗鸥幼鸟在中国东南部沿海、朝鲜半岛、日本甚至越南等地都有被观察到零星个体。
但是,大规模的成鸟种群究竟去了哪里?仍然是个谜。
图6 在定边县盐湖滩涂边觅食的亚成体遗鸥(图片来源:陕西省动物研究所 杨亚乔摄)
直到进入新世纪,借助于GIS和卫星定位技术的应用,再加上野外观测技术的改进,以及越来越多鸟类爱好者的参与,这个谜团才逐渐浮出水面。2003-2006年期间,在天津汉沽、塘沽到大港的沿海地区,大量的遗鸥成鸟被发现,其数量与鄂尔多斯种群的数量基本一致。
至此,鸟类学家们粗略勾勒出一条自中国中北部出发,沿华北北部飞抵渤海湾的遗鸥迁徙路线。以渤海湾沿岸滩涂为中心,向黄海、东海辐射的越冬种群分布模式也逐渐明朗。
为了度过寒冬,这些聪明的鸟儿选择了这条最为经济的、几乎正东正西的迁徙路径,来到渤海之滨休养生息。
图7 渤海湾越冬的遗鸥成鸟(图片来源:《中国鸟类观察》 刘阳摄)
前路在何方?
尽管长得其貌不扬,但作为迄今为止发现最晚的鸟类之一,遗鸥已成为我国I级重点保护动物和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易危级物种。一个物种之所以会造成濒危,其原因可能来自于本身,如特化的生存方式;也可能有外在的原因,比如栖息地的退化和丧失。不幸的是,这两条遗鸥都具备了。
遗鸥的繁殖必须依赖荒漠-半荒漠环境下的湖心岛,而这种脆弱的生境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正在愈发显著。近十年来,蒙古高原地区的持续干旱,以及人类对于地下水资源需求的增加,使其赖以生存的繁殖地受到极大影响。以红碱淖为代表的大量内陆湖泊的面积正在不断缩小。此外,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渤海湾地区人类活动对于遗鸥越冬地的影响也在加剧……
千万年来进化的选择,让遗鸥成为了荒芜大漠中的“孤勇者”。为了繁衍,它们一直坚持着西去东来的生存苦旅。年复一年,冬去春来,经历着时空转变的鸟儿也在艰难地适应着由人类和大自然带来的种种改变。
为了让它们能够长久地生存下去,不至于真的成为“被人遗忘的鸟儿”,需要我们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编辑:孙晨宇
参考文献:
1. 何芬奇等.遗鸥研究概述.动物学杂志,2002,37(3)
2. 刘洋.遗鸥:从戈壁滩到渤海湾.中国国家地理,2008,11
3. 张巍等. 遗鸥分布区类型及生态环境特点分析.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7,46(05)
4. 汪青雄等. 陕西红碱淖遗鸥育雏行为和雏鸟生长. 动物学杂志,2013,48(3)
5. 汪青雄等. 红碱淖遗鸥孵卵行为. 生态学杂志,2103,32(2)
6. 刘洋.遗鸥向东飞. 中国鸟类观察,2012,84(02)
作者:李勃(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
转自 2022年11月29日 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