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作物重大线虫病灾变机制与可持续防控技术研究》关键防控技术现场观摩会举行
发布时间:2024-10-25
作者:王禹涵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主办,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陕西省植物线虫学重点实验室、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设施农业发展中心承办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作物重大线虫病灾变机制与可持续防控技术研究》关键防控技术现场观摩会于10月19-20日举行。
来自20多个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涉农企业代表等70多人参加此次观摩研讨会,对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承担的课题“西北蔬菜根结线虫病和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病可持续防控体系集成与应用”进行现场考评。
现场观摩会合影 (受访者供图)

在西安市阎良区北冯村对设施西甜瓜根结线虫防控现场考察 (受访者供图)

在陕西省植物线虫学重点实验室参观与了解项目相关试验进展 (受访者供图)

考察大荔县部署的露地蔬菜根结线虫综合防治试验大田效果情况 (受访者供图)
两天里,与会专家在西安市阎良区北冯村对高温闷棚、碳酸氢铵、棉垄等土壤洁净处理技术和大田轮作防治甜瓜根结线虫技术的效果开展重点观察,并调研了陕西省植物线虫学重点实验室、大荔县部署的露地蔬菜根结线虫综合防治试验大田、大荔县设施农业发展中心沙苑农场规模化产业园区及周边胡萝卜田块防控根结线虫的多种试验设计处理效果与大田示范应用情况。

项目首席科学家彭德良研究员简要介绍项目整体情况 (受访者供图)

李英梅研究员汇报线虫病害区域防控示范应用情况 (受访者供图)
在大荔县举行项目观摩座谈会期间,项目首席科学家彭德良研究员简要介绍了项目整体情况,李英梅研究员报告了线虫病害区域防控示范应用情况。随后,大荔县埝桥镇白虎屯村民纪凯作为防控创新技术应用示范户介绍了使用创新技术后在种植胡萝卜日光温室黄瓜产生的显著效果。
与会专家对课题的实施进展与欠缺的效果做点评并提出建设性建议,并一致认为,本次观摩会展示的陕西省蔬菜根结线虫防控技术体系,技术先进,可操作、易推广,符合陕西省蔬菜产业发展实际,建议加大推广力度。
据悉,“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作物重大线虫病灾变机制与可持续防控技术研究》的目标是:揭示根结线虫、胞囊线虫和腐烂茎线虫等重大线虫病害灾变机制,解析线虫致病及与作物互作的分子机理;挖掘抗线虫优异基因资源、创制抗线新种质、种子免疫剂和新型生防产品及绿色化学药剂;集成优化抗病品种、种子免疫及生防与化防协同应用等关键技术,构建重大线虫病害区域性可持续防控技术体系,并示范推广。
来源: 科技日报 2024-10-22
附件下载: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