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研究员
戴佳锟
电话:18681838556
邮箱:djk@xab.ac.cn
所属部门: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中心
简 介
戴佳锟 ,男,中共党员,副研究员;
2022/03--至今 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研究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
2019/12--至今 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副研究员
2017/05--2019/12 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2016/01--至今 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陕西省科学院扶贫驻村干部)
2017/05--2018/06 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团委书记
2013/01--2017/05 陕西省科学院酶工程研究所业务科副科长(主持工作)
(2013/03--2017/05陕西省科学院酶工程研究所团委书记;
2013/10--2017/05陕西省科学院酶工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2010/08--2013/01 陕西省科学院酶工程研究所研究实习员
2013/09--2019/12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专业,获博士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学位
2007/09--2010/06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专业,获硕士研究生学历,理学硕士学位
2002/09--2006/07 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获大学学历,理学学士学位
研究方向
基因工程、生物育种
社会职务
陕西省走进贫困山区“科普使者”
团省委秦岭生态环保“青年学者”专家
中科院西安分院・陕西省科学院秦岭生态保护青年志愿服务团团长
所获荣誉
2014/05 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陕西省科学院授予优秀青年荣誉
2015/05 国家科学技术部政策法规与监督司授予全国科技活动周优秀组织和突出贡献荣誉(集体奖和个人奖)
2016/06 中国科学院传播发展局授予优秀科普志愿者荣誉
2018/01 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陕西省科学院授予2017年度优秀驻村干部荣誉
2019/05 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陕西省科学院授予2018年度优秀驻村干部荣誉
2019/12 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授予2019年度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
2021/01 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陕西省科学院授予2020年度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
2021/06 中共陕西省委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
2021/09 中国科学院“国科大杯”(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科研成果
论文
1、Dai JK, Li Y, Zhuang HH, Chen X, Ma Q, Xu SY, Qin T, Wei YH*. Application of ultrasonic treatment on collecting recombinant protein from yeast. Materials Research, 2014, 998-999: 191-195
2、戴佳锟,李燕,冉淦侨,雷萌,冯世兰,任岩岩.细胞因子人脂联素蛋白的真核表达及晶体生长.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16):3016-3019.
3、Dai JK, Cao D, Li CH, Gao J, Li MQ, Fan N, Wei YH*. Three new bioactive flavonoid glycosides from Viscum album.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 2019, 9(2): 104-110.
4、Li Y , Cao D, Jia FA, Chang F, Lv R, Dai JK*.Preparation of natural pyrethrum-polylactic acid microspheres with different particle sizes and surface morphology. Materials Letters, 2020, 264: 127345.
5、Li Y, Dai Jk*, Cao D, Ma Y, Zhen LS, Chang F. Preparation of pesticide microspheres based on polylactic acid: optimized by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IOP Conference Series: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20, 711: 012026.
专利
1、一种基因工程和杂交育种学科的综合实践云系统,国家发明专利,201811375420.2
2、一种模拟天然聚合体的设计模型,国家发明专利,201910220007.7
专著
1、中国天然草原毒害草综合防控技术,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编委
2、中国西部天然草地毒害草的主要种类和分布,科学出版社,2018,编委be Interactions. 2019, 32(1):6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