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秋”= 蟋蟀?古人是怎么想的???

发布时间:2023-09-28 作者:李勃

正值中秋,家家欢度团聚之际,农田里也在热火朝天地秋收中。秋,总是一个带给人丰收与喜悦的季节。

但看这个“秋”字,怎么越看越熟悉呢?它的字形,长得是不是有点像我们常见的一种昆虫——蟋蟀。考古研究发现,就连三千多年前商代甲骨文中的“秋”字活脱脱像只蟋蟀。


左图为《甲文编》中的秋字,右图为蟋蟀的整体特征示意图

(图片来源:左图《甲文编》,右图马丽滨/绘)

作为秋虫的重要代表,蟋蟀与秋天息息相关,它曾经也是先祖们判断秋天来临的重要标志。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这是《诗经·豳风·七月》中的一段描述。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那个刀耕火种的时代,人们对于大自然的认识还十分有限。而天地时气对于昆虫行为的影响,则成了古人对时序物候的重要判断依据。

于是,那时的蟋蟀便成了秋的象征。

诗意之虫:诗句里的常客

在昆虫世界里,蟋蟀算得上是一个大家族。目前全球已知的种类大约有4600余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在中国的大江南北,已经发现的种类多达250余种。

关于古人对蟋蟀的认识,最早的文字描述,便是《诗经》。在《豳风·七月》里,主要借蟋蟀对于气候变化的反应表达季节的更替。而在《唐风·蟋蟀》一诗中,则借“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告诉人们秋天已至,一年即将过去,当惜时勤勉,莫要蹉跎光阴。两首诗虽然都是对蟋蟀生活习性的描述,但充分体现了先民们对于昆虫活动细致入微的观察。

到了晋代,陆玑所著《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中,对蟋蟀作了详细描述:“蟋蟀之类,似蝗而斑,有翅数重,下翅正赤……”算是对于蟋蟀形态学描述的最早论述。

到了南宋时期,著名的“蟋蟀宰相”贾似道编著《促织经》,正式根据蟋蟀的形态特征将其进行分类。自此,便有了我们耳熟能详的斗蟋、油葫芦、棺材板(棺头蟋)、马铃儿、金钟儿等蟋蟀的别名。


多伊棺头蟋(Loxoblemmus doenitzi)是中国北方最常见的一种蟋蟀,由于雄虫的头前部有明显地突出,使得虫体酷似古人使用的棺材,因而得名“棺材板儿”

(图片来源:马丽滨/摄)

蟋蟀还有个更广为人知的俗名——蛐蛐。这个名字看上去和蟋蟀二字毫无关系,又没有体现蟋蟀的外形特点,那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其实“蛐蛐”这个名字,因其鸣叫时发出的“瞿-瞿-”声而来,这种声音又与古人使用织布机时发出的声音有些相似(看这里,蟋蟀唱唱歌就能找到对象)。蟋蟀入堂,时近岁末,妇人们再不抓紧织布缝衣,一家子人这个寒冬的日子怕是不好过了。于是,文人雅士便借此,给这小虫起了一个“促织”的雅号。

到了唐代,蟋蟀秋鸣更是成为了诗人寄予伤时、孤寂之情的意象。《全唐诗》中写蟋蟀的诗多达70余首,就连诗圣杜甫在当年客居秦州时都因思乡情切,忍不住要为它作诗一首:

促织甚细微,哀音何动人。

草根吟不稳,床下意相亲。

久客得无泪,放妻难及晨。

悲丝与急管,感激异天真。

                                ——《促织》 唐 杜甫

善鸣之虫:变化多端被当做古代的mp3 

夏秋之际,正是昆虫生发最旺的时节。每到日落月升,各种虫鸣便凑成了夜间一曲独特的“交响曲”,而这其中的主角儿,非蟋蟀莫属。蟋蟀高歌,也与它的生理结构息息相关。

借着解剖镜观察,你会发现,雄性蟋蟀的前翅上有一排像锯齿(学术上将其称为音齿)一样的音锉,而且两侧前翅发育并不对称,这就好像小提琴的琴弓与琴弦。通过将前翅相互摩擦引起震动,雄性蟋蟀便能演奏出美妙的音乐。

值得注意的是,雌性蟋蟀由于不具有这样的生理结构,所以无法鸣叫,但造物主却赋予了它强大的听力,让它能够尽情欣赏雄虫的演奏。

 

蟋蟀前翅的音锉(左)及音齿(右)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4])

相比蝉从腹腔发出的单调枯燥的声音,蟋蟀可以通过改变翅膀摩擦的频率,来发出节奏和频率截然不同的鸣叫声。而常见的类型主要有三种:1.召唤声,用来吸引异性;2.求偶声,用来求偶;3.争斗声,用来威慑对手

研究发现,不同种类的蟋蟀由于在音齿和音锉的结构上具有差异,其发声也各有特点,这也成为了如今对蟋蟀进行物种鉴定的一种有效手段。

更有意思的是,有研究发现蟋蟀的发声频率与其所处环境的温度还有一定的相关性。例如,生活在美洲的雪白树蟋(Oecanthus fultoni)其在15秒钟内发出的颤音数再加40,便大约等于当时环境的华氏温度,因而它也被称为“温度计蟋蟀”。


雪白树蟋(Oecanthus fultoni)

(图片来源:Wikipedia)

蟋蟀变化多端的鸣叫,使其成为了古人难得的消遣玩意儿。据唐朝《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宫中秋兴,妃妾辈皆以小金笼贮蟋蟀,置于枕畔,夜听其声,庶民之家亦效之”。如同前些年流行过的MP3,早在一千多年前,这小虫也算是风靡一时的玩物。

好斗之虫:斗蛐蛐大赛开始了!

除了能说会唱,蟋蟀还有个好勇斗狠的名声。

作为穴居昆虫,为了争夺领地或者雌性,只要两雄相遇,就免不了会大打出手。争斗时双方互不相让,撕咬冲撞,辗转腾挪,不拼出个你死我活誓不罢休。战败一方,或伤或残,只能逃之夭夭。而战胜一方则会振翅高歌,宣示主权。

古人感其勇猛善斗,常寻来捉对厮杀,称为“斗蛩之戏”。于是,斗蛐蛐自唐始至宋兴,直至明清两代都是人们乐此不疲的游戏项目。即使到了近现代,在电子游戏还没有普及之前,男孩儿们暑假里最爱干的事情,也是在夜里打着手电到处在墙角旮旯儿里翻找蟋蟀来斗架。

 

中华斗蟋(Velarifictorus micado)(左)雄性口器发达,凶猛好斗,是中国北方斗虫的主要品种;黄脸油葫芦(Gryllusmitratus Burmeister) (右)是中国南方用来斗虫的常见品种

(图片来源:马丽滨/摄)

历史上因斗蛐蛐而出名的,莫过于两人。一个是前面提过的宋朝晚期的宰相贾似道。蒙古大军已经兵临城下了,他还在忙着斗蛐蛐。另一个,就是明宣宗朱瞻基。为了迎合皇帝的喜好,各地官员费尽心思,向民间百姓征收蟋蟀,很多地方被折腾得民不聊生。在蒲松龄写的《聊斋志异》里,有一则故事就是专门控诉此事的。

到了清朝,满洲八旗子弟受国家供养,终日游手好闲,遛鸟斗虫儿更是成了公子哥儿们的标配,以至于斗蛐蛐儿这项活动,都受这些纨绔子弟牵连,被贴上了不务正业的标签。

一年即是一生

日月轮升,岁月流转。千百年来,不少人痴迷蟋蟀。可是,蟋蟀却依旧我行我素,从不会因为人的活动耽误了自己的生命进程。

蟋蟀的一生要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作为不完全变态类型的昆虫,它的若虫与成虫在形态上差别不大,生活习性也相似。只是相比成虫,若虫的翅膀发育还不完全,需要经过几次蜕皮,直到长出完整的翅膀才算发育成熟。而此时,雌雄两性的生殖器官也发育成熟了,便开始履行它们生命中最神圣的使命。


黄脸油葫芦(Gryllusmitratus Burmeister)的若虫,其翅膀还未发育完全

(图片来源:马丽滨/摄)

蟋蟀每年只育一代后代。秋季交配完成后,雌蟋蟀会将受精卵成堆地产于自己穴居的地下,数量可达400-500粒。待到来年春暖花开,受精卵才会孵化。

刚孵化的若虫不会像成虫那样好争斗,它们安分地群居在洞穴里,依靠母虫储备的食物来成长。待到完成第一次蜕皮之后,便纷纷爬出“母穴”,跑到土块下、砖缝中,各自寻找合适的地方,为自己挖掘新巢,过上独居的生活。

结语

如今,城市里高楼林立,在这人为的钢筋水泥的丛林里,已经很难找到蟋蟀的生存之地。即便是在乡间,因为化肥农药的广泛施用,也让这可爱的小虫变得越发稀少。不知何时起,想要在繁华都市听几声动听的虫鸣,都成现代人的一种奢侈。

写到此处,窗外隐隐传来秋虫的“协奏曲”。蟋蟀的鸣叫在其中格外突出,与这个凉爽的秋夜一同,完整了充满丰收与喜悦的中秋佳节。

 

(感谢陕西师范大学马丽滨博士和陕西省动物研究所杨美霞博士为撰写本文提供的大量珍贵照片和宝贵意见。)

参考文献:

[1] 马丽滨. 中国蟋蟀科系统学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11

[2] 陆玑.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北京.中华书局,1985.

[3] 俞平伯等. 《唐诗鉴赏辞典》(新一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

[4] 许忠凤. 《诗经》动植物的文化意蕴在唐诗中的延续,青年文学家,2020.

[5] 谢令德等.  蟋蟀音齿的研究,动物学研究,2001.

作者:李勃

作者单位: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

原文刊发于 科学大院(中国科学院官方科普微平台) 2023-09-28


附件下载: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