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陕西应多方发力,共强“科普之翼”
发布时间:2023-05-25
作者:张梅、李勃
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科普事业进步明显,公民科学素质快速提高,为创新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然而,科普供给与党和国家的要求及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特别是与科技创新紧迫需求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与陕西科技、教育、文化大省的地位也不匹配。
立足新时代,响应新需求。陕西要深入挖掘科教资源潜力,加强科普能力建设,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教强省奠定坚实基础。
科普工作任重而道远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长期以来,陕西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陕西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持续推动“提升科普能力、培育创新精神、关注目标人群、丰富科普活动、打造科普精品”等重点任务,大力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全省科普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十三五”期间,陕西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大幅提升。第十一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陕西省2020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0.13%,比预期目标(9.28%)高0.85个百分点,比“十二五”末(5.51%)提高了4.62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十五位。
与此同时,全省科普组织动员体系不断健全,科普人才、科技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显著加强,科普传播能力和科普信息化水平持续提升,基层科普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在抗击疫情、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创新驱动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是,应该清醒地看到,陕西科普工作依然面临着诸多问题,与科教大省的地位不匹配。一是全社会对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一体两翼”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还不够到位,系统化的制度安排还需加快构建,对科学普及工作和科普法治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措施办法不多。二是公民科学素质总体水平偏低,城乡之间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第十一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陕西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低于全国(10.56%)0.4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科学素质水平为11.0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3.75%)2.6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仅为6.91%。三是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科普参与度不够高,科普供给仍存在数量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不高、传播方式较为落后等问题,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期待还有差距。
立足新发展阶段,面对新要求新问题,陕西要不断发挥科教资源优势,立足省情实际,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协同推进的科普工作体系,推动科普惠民、利民、富民,让人民群众共享创新福祉。
在优势资源上“做文章”
陕西是我国重要的国防科技工业基地,科教资源富集,创新综合实力雄厚。现有高等院校109所,各类科研机构1340家,拥有包括72名两院院士在内的200多万名专业技术人才,国家重点实验室2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
立足资源禀赋,陕西要大力推动科技资源科普化。科技资源科普化就是将科研设施、科研成果、科研人员等科技资源转化为科普设施、科普产品、科普人才等科普资源,并将科普工作纳入科研计划的过程。《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各类学校和科研机构要强化科普工作责任意识。发挥学校和科研机构资源丰富、科研设施完善的优势,加大科普资源供给。科研机构要加强科普与科研结合,未开展科普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科技资源科普化不仅是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科技创新的需求。科学研究不是“象牙塔”里的自娱自乐,只有被传播,才能发挥其价值。一方面,科普是科研成果发挥社会功能的重要方式,通过科普工作的开展,全民科学素质不断提升,为科技创新培植沃土,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广大科研人员和科研机构通过获取大量公共资源开展科学研究活动,也有责任和义务开展科学普及,履行科普主力军的职责。
大学、科研机构是陕西科教资源优势的集中体现,也是拥有科普资源最为集中的单位。根据2012年-2020年全省大学、科研机构向社会开放科普统计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20年,全省向社会开放的各类机构和参加人次逐年增长。2012年,全省有135家大学、科研机构向社会开放,参观人次25.34万;2020年全省向社会开放的各类机构和参加人次均不同程度减少,共有422家大学、科研机构向社会开放,比2019年减少13.70%,有19万多人次参观,比2019年减少21.34%。其中,2018年全省大学、科研机构向社会开放数量达到628家,为10年最高;2016年参加人次41.58万,为10年参加人次最高。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全省大学、科研机构向社会开放的程度还远远不够。因此,陕西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要在科技资源科普化上狠下功夫。
科技资源科普化面临着一系列困境。
机制不健全、缺乏顶层设计导致科技资源科普化缺乏内动力。目前,在科研项目的申报、实施、考核中,以及相关的绩效考核、职称晋升中,缺乏对科普转化的激励机制,而科普工作并没有相应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指标体系。同时,在科学共同体内,对科普工作的价值缺乏认可度。在人们的刻板印象中,科学家应该“坐冷板凳”,经常抛头露面会是一种“浮夸”“不潜心研究”的作为。在科普界,有一个著名的“卡尔·萨根”现象,指的是美国天文学家卡尔·萨根当上科普网红后,不仅受到同行排挤,还失去了很多学术生涯的重要机会。这些原因,导致科技资源科普化缺乏从内至外的动力。
人员紧张、能力欠缺影响科技资源科普化水平。近年来,科普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已经成为共识,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加入科普工作的队伍。科普工作完全不同于科学研究,需要科研人员对他们从事的科研工作进行重新加工,把他们熟悉的话语体系,转化成大众能接受的语言和方式,事实上科普化的过程是与科学研究完全不同的创造过程,对创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加上科技发展、社会变化日新月异,科普的内涵、目标、实现方式正在发生巨变。科普专兼职人员严重不够、科普水平欠缺等因素直接影响科普产品的输出和公众的接受程度。
渠道不通畅限制科技资源科普化发展。当前的科普工作面临着供需不一致的突出矛盾:一方面是社会大众对高质量科普内容的强烈需求,另一方面专业机构输出的科普内容难以满足社会需要。科普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科研单位、科普机构、社区、学校、企业、媒体等产业链条上的各个环节协力合作,才能实现供需的双向反馈和有效衔接。此外,科普资源和创作水平存在着严重的地域分布不均衡的情况。这些都限制了科技资源科普化的发展,制约了科普的效果。
多方发力共强“科普之翼”
科技资源科普化在一定程度上类似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其中包括科普基地、科普活动、科普产品、科普队伍、科普平台的建设和布局,需要加强政策扶持,系统布局科技资源科普化工程。
首先,科普工作要结合省情做好顶层设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针对科普工作,我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相关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也先后出台了各个时期的公民科学素质纲要。陕西省也先后颁布了《陕西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及相关实施方案。但是,这些法律法规以及纲要文件,重在强调科普工作的重要性以及长远指标,在实际工作中缺乏操作性。例如,人员的组织、经费的保证、成效的衡量等具体的问题均没有涉及,导致科普工作缺乏体系,很多单位、个人也甚至只把科普当作任务来完成。科学普及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交叉学科,应该结合本地区的资源禀赋和实际情况,做好顶层设计,从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系统布局。
其次,加大对科技资源科普化的政策支持力度,调动各类科技资源投入科普工作的积极性。科研机构、高校、企业、医院等是科技资源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应该通过设立科技资源科普化专项基金、在科研项目和科研基地的申报考核中增加科普权重、建设科研资源科普化基地等措施,鼓励各类科研机构和科研设施常态化对公众开放,鼓励各类科研机构结合自身学术资源优势,搭建科普平台、建设科普基地,开展有特色的科普活动。同时,很重要的一点是,将科普工作纳入科研人员绩效管理、职称晋升,畅通科普工作者职称晋升渠道。
推动科技资源科普化,加强人才培养,壮大科普队伍尤为重要。科普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人才队伍的建设。科普事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培育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覆盖广泛的科普人才队伍。发展壮大科普人才队伍,一方面要畅通科普工作者职业发展通道,增强职业认同,吸引更多科研人员加入科普工作者的行列中来;另一方面,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科普场馆、科普基地、第三方服务机构等广泛开展科普能力培训,培养更多科普人才和科普志愿者。同时,继续打造一批类似“科普讲解大赛”的科普品牌活动,扩大其社会影响力和传播效果,培养专业的科普队伍。此外,建设包括政府部门、高校院所、企业、媒体等广泛参与科普智库,为各级政府科普工作的规划、决策提供支持和建议。
与此同时,要鼓励全社会多主体参与,推动科普产业化。在科普事业突飞猛进的发展中,社会力量参与科普成为趋势,应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积极构建社会化科普发展大格局。但是,科普事业往往投入大、公益性强,是一项需要长期培育、潜移默化的事业,可产生附加利润薄弱,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吸引民营企业等全社会各类主体投身其中。例如,政府可通过流动科普项目、政府购买服务、政策申报等项目向民营企业开放准入门槛,提高科普经费对民营科普企业的补贴奖励比例,鼓励更多企业投身科普事业,推动科普产业发展壮大。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覆盖经济建设、科学技术、教育文化、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与诸多部门、企业、学校及科研机构、广大科技工作者乃至每个公民都有密切关系,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共同完成,构建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大科普”格局。
立足陕西实际,我们要持续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强化关键部门主体责任,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协同推进的科普工作体系;要不断发挥科教资源优势,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各类科技平台自觉承担科普责任的主动性;要坚持面向社会需求开展科普工作,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科普,推动科普惠民、利民、富民,让人民群众共享创新福祉。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不断强化科普工作,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厚植土壤,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夯实根基。(文/张梅 李勃)
(作者单位:张梅,陕西日报;李勃;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
来源:西部大开发杂志
附件下载: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