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动态

播下科学的种子

发布时间:2023-03-07 作者:张梅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也是举办科普活动,播下科学种子的好时节。未来几个月,“科技之春”“科技活动周”“公众开放日”等系列科普活动将接踵而至。

  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副所长李勃的办公桌上,已经码起了厚厚一大摞的活动方案,各种各样的科普活动整装待命。“今年的科普活动将会更丰富,覆盖更广的人群!”李勃满怀信心地表示。

  不久前,由中国科协主办的“典赞·2022科普中国”活动揭晓,他获得年度科研科普人物提名。长期以来,李勃在开展微生物领域相关科研的同时,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了科学普及的工作。

  很长一段时间,科研人员做科普被认为是“不务正业”。李勃把“副业”当“主业”,源于一次偶然。

  2015年初,陕西省科学院派李勃和几名青年科技工作者到安康市紫阳县沔浴河村扶贫。那年六一儿童节,扶贫队买了一些科普书籍,送给村里的孩子。当孩子们拿到书时,开心极了,马上认真阅读起来。

  太阳快落山时,扶贫队员开车去县城办事,走到半山腰突然发现孩子们放学后没有回家,在山路上等着他们,老远看到车来了,齐刷刷地敬起少先队礼,目送着他们下山。这一幕让车上坐着的几个大小伙子,都忍不住流泪。也是从那一刻起,每一个人都像打了鸡血一样,给孩子们讲授科学知识、为乡亲们培训生产技术。“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睛,乡亲们对农业知识的期待,让我发现了科普的价值和意义。”李勃说。

  如何让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活起来”,是李勃一直思考和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问题。为了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从事的科学工作,他尝试在自己从事的研究领域中寻找素材,撰写科普文章、开展科普讲座。

  将艰深晦涩的学术文字转变为浅显易懂的大白话,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让科普文章、科普讲座通俗易懂、吸引人,他往往先讲给自己上小学的女儿听。他还给自己定下了“先讲上一百场(科普报告)”的目标。在一次次的实践中,他“讲述科学故事”的能力得到了大大提升。他的科普文章、科普讲座也实现了深入浅出,精彩不断,受到读者、观众的普遍欢迎。

  科普做得越来越娴熟了,作为科普主管的他,挑起了中科院西安分院、陕西省科学院科普工作的大梁。“中科院系统有很多优质的科普资源,如果能把这些资源充分调动起来,我们科普工作的效果也会大大提升。”说起组织、策划科普活动的初衷,李勃表示。

  2019年,李勃开始负责青少年高校科学营西部专题营的工作。为了提升活动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他带领团队进行了多项创新:第一次实现青少年野外科考活动的线上全网直播;第一次把高校科学营以森林科考的形式搬出校园;设计了十余项集科学性、趣味性、实践性为一体的科学探究实践课程……

  “4年来,我们充分发挥中科院西安分院、陕西省科学院以及陕西高校优势,围绕天文与航空航天、地球环境与地质考古、生命科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主题,以秦岭科考为主线,为广大营员提供了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活动。”李勃介绍。

  在组织、策划科普活动的过程中,他也越来越意识到培养人才,让更多人加入科普队伍的重要性。

  2018年,他作为主要发起人,联合西北大学刘建妮教授、陕西省委党校郝重庆博士等人共同发起建立了陕西青年科学家科普志愿团。几年来,陕西青年科学家科普志愿团累计开展公益科普报告300余场次。

  在中国科协青少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李勃加入到常态化科普进校园和乡村振兴支教活动中,积极参与陕西各地乡村学校的科学教育和教师培训工作。近年来,他累计为陕南、陕北等地区中小学开展各类公益科普活动和教师培训130余场,服务师生3万余人,为偏远地区的青少年科学教育作出了积极贡献。

  “希望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科普之翼会越来越强。我坚信播下的科学种子,总有一天能长成参天大树!”李勃表示。

 

来源:群众新闻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