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巧妙地模仿植物自身的“抗旱激素”工作原理,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一种能够抗旱的“植物生长调节剂”AM1,可以帮助植物锁住叶面水分、减少蒸发。
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趋突出。如果像喷洒农药一样,在植物表面喷洒“脱落酸”,无疑可以帮助植物锁住水分,减少叶面失水率,从而达到节水的作用。不过,长期以来,由于人工合成“脱落酸”的成本很高,且非常不稳定,严重制约了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美国科学院院士朱健康研究员在成功解析了“脱落酸”受体蛋白结构的基础上。采取“迂回战术”,绕过难于人工合成的“脱落酸”,而是将“脱落酸”受体蛋白作为主要研究目标。借助于模式植物拟南芥的“脱落酸”受体蛋白,通过分子对接、虚拟筛选等方法,从人工合成的小分子化合物库中,成功筛选得到“脱落酸”受体的激动剂AM1。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细胞研究》在线发表了这一研究相关论文。业内专家认为,与传统的育种、转基因技术改良作物、以提供作物抗旱性能的方法相比,给农作物喷洒AM1可以更加灵活,且不影响产量。在意外遭受干旱的农作物产区,可以通过在短期内持续喷施提高作物的存活率,在旱季结束后即可停止施用,具有应用潜力和市场价值。
(酶工程研究所业务科:戴佳锟)